大木結構

大木結構:為漳派大師陳應彬的晚期代表作,結構高聳繁複,用料飽滿渾厚。

前殿屋頂採斷檐升箭口形式,明間屋頂較兩次間屋頂高出許多,屋脊為燕尾西施脊。前殿面寬3開間,龍門廳、虎門廳各三開間,全部面寬9開間。如再加上各兩開間的鐘樓、鼓樓,則全部面寬達13開間。前殿明間前後檐柱之間有9架,前後挑檐各加1架,全部進深為11架。前殿明間左右棟架架內採兩通三瓜疊斗式,大通、二通上,以三個飽滿渾厚的瓜筒斗座頂起疊斗柱,來承接屋頂下的檁木。大通兩端之下有鰲魚托木(插角、雀替)。前殿明間前步口、後步口左右通樑上仍以疊斗柱頂起前後七架檁木,但疊斗柱的斗座是獸座形式,不是瓜筒,前步口斗座為向內的麒麟座,後步口斗座為向外的象座。
前殿兩側各為3開間、11架深的龍門廳與虎門廳,它們明間的屋頂仍採斷簷升箭口形式,屋脊為燕尾脊。前殿、龍門廳、虎門廳一字排開,有如三座殿堂。兩廳明間左右棟架採尖峰筒抬樑式結構。
正殿前有拜殿,後為神龕與神房,屋頂為假四垂頂形式,面寬3開間,5柱15架深。明間左右棟架架內採三通五瓜疊斗式,大通、二通、三通上,共有五個瓜筒斗座頂起疊斗柱,來承接屋頂下的檁木。大通之下有副通樑,副通樑兩端之下置鳳凰托木。架前的拜殿有4架捲棚頂,步通上置獅座與象座(外獅內象)頂起兩疊斗柱,再以八字束頂起兩脊檁。拜殿捲棚頂與升高的假四垂頂形成暗厝。架後神龕前仍以瓜筒疊斗頂起檁木。兩組正路棟架、左右前點金柱之間、左右後金柱之間高聳繁複的大木架構,異常壯觀。
左右兩牆(過水)廊前後兩端以一通、兩疊斗柱棟架頂起5架捲棚頂的雙脊檁,步通下有圓光,屋頂為燕尾脊。